阅读:6654回复:0

《太阳的女儿》——删除贫穷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09-10-25 22:13
删除贫穷
——厦门大学新闻传播系广告专业 廖玲

  我们祖祖辈辈繁衍生息的地方,是闽西偏僻的一个小山沟,那一方原本富裕的土地由于人口的激增,已经承载不了过多的子民。人们只是在维持着最基本的生存。吃饱了就谢天谢地,更别说什么文化教育消费了。
  我在走出来之前,靠着父辈传下来的勤劳、隐忍的韧性,也并不觉得苦。
  我曾经有过温馨的家,有过快乐的童年,曾经失落,曾经迷惘,但我已经告别脆弱,告别依赖,知道躲避伤害。也许我还将一直贫穷,但我乐观开朗,勇往直前,在我的精神世界里已不再贫困,在我的头脑里,“贫穷”二字已被我彻底删除了。
  快乐并不与贫穷成反比
  我们村子穷,而我们家又是穷村的贫困户。总是听村里老人说,我父亲以前是全村最穷的,没有比他更穷的了,住的屋子只有棚子一间,连一只水桶也没有,大家都认为没有一个姑娘肯嫁给他,不仅因为他穷,还因为他有一个比老虎还凶的继母。[www.zhlzw.com]其实本来父亲是不穷的,因为爷爷是个有地位的人,但在爸爸才4岁的时候,他母亲便去世了,后来有了继母,这个宁可让煎饼变质发霉、扔到门外喂狗也不给饥饿的继子吃的女人的出现,父亲的日子便每况愈下,直到十二岁被迫辍学,被赶出家门一个人居住。
  但那时无论怎么苦,爷爷总还算健在,经爷爷介绍父亲进公社当起杂工。可后来爷爷病逝了,他也没了工作,只好回到家里干他很少干的农活,分的田又少又远还很贫瘠,所以愈发穷。后来妈妈跟爸爸相爱了,她几乎与父母断绝关系,在全村人不解的目光下,不理会姐妹们苦言相劝,不顾一切地嫁给了父亲。她从娘家带去了一条板凳,一个勺子和一只小桶,才开始有了些家的样子。
  以上这些都是听村里人说的,我不知道当初他们到底具体穷到什么程度,但我知道从我记事起父母的脸上总是挂满了微笑,看不出贫穷的影子,家里萦绕的总是愉快的气息。那间一年到头、一天到晚都漆黑的小屋子总是弥漫着阳光般的笑容。尽管有时我也羡慕其他伙伴,羡慕他们总有各式各样好吃的东西;羡慕他们有舅舅从外地买回时髦新背包;羡慕他们有叔叔送漂亮的双层小笔盒;羡慕他们有爷爷做能载东西的灵巧小滚车;羡慕他们有奶奶做饭洗碗而不用自己动手。我在外边一遇见继奶奶就遭她大骂;我因为饥饿羡慕地看别人吃饭而受责斥;因为有拔不完的猪草扫不完的地而困惑,但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更多的是幸福和快乐,贫穷的痕迹被大大淡化了。
  还记得读幼儿园遇到下雨时,我总是即使一个人撑伞,到家也依然全身湿透,而爸爸妈妈两个大人撑一把小伞,也干爽如初。于是觉得好奇怪,为此我不止一次问他们为什么,妈妈总是笑着回答:“这是一个秘密,以后你会知道的。”我越是不明白,越想知道这个谜底。慢慢地随着年龄的增长,读的书也多了,对感情对人生的理解加深,我渐渐明白了伞如家境,伞的大小也许可以表示家境的好坏,而其实家境的好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家里人如何互爱互助,如何充分快乐地运用现有的这种家境。
  因为爸爸妈妈不畏物质上的贫穷,他们总是保持着乐观开朗的心态,踏实勤快地劳动,维持着这个尽管清贫如洗却幸福温馨的家,所以他们的心是充实的,他们的情是浓烈的,他们的爱是热诚的,他们的笑容是永恒的,他们的精神是富裕的,他们的孩子是快乐的。也曾经诧异于貌美如花、众人追求的母亲为什么会不顾一切地嫁给一贫如洗的父亲;曾经不解于文化低微的父母为什么在那种重男轻女、多子多福观念根深蒂固的年代能甘于只生女儿;曾经纳闷于一贯严厉的父亲对他继母的无中生有、恶意诽谤却总能忍气吞声甚至还有求必应——渐渐地我明白了,爱能忽略贫穷,勤能弥补困窘,知足可以保持快乐,宽恕可以消除仇恨,善良可以唤醒良知。是的,父母用自己的爱构建了一个园子,用来放置一切欲望,在疲惫时,走进园子去看看清风明月,行云流水。这园子里栽的是智慧树,流的是忘忧泉,开的是自在花,搭的是逍遥桥。在我们的园子里已经彻底地删除了“贫困”这两个字。
  那时候,我就爱上了生活
  打小时起,受父母的影响,我即使好多年不买新衣服,我也不会穿到处破洞、脏乱不堪的衣服去上学,因为妈妈说过:“没新衣服穿不是你的错,但如果衣服破了你不补,衣服脏了你不洗便是你的错。”或许,小时候不知道贫穷也不会感受贫穷,更不会因贫穷而忧愁,有也仅仅是因为某些具体的事件偶尔触动羡慕或伤感的心弦。但我这种家庭环境从小就教会我勤快、自立、热情,无论在何时都能找到并享受生活的乐趣。
  我还在读幼儿园时,就必须在家里负责准备猪食,每天都必须到外面去拔猪草,我读小学一年级就会煮饭炒菜,饭后负责洗碗,而等我上二年级时就能打柴了,妈妈再也不用为没柴烧担心。那时小孩一般用不着上山砍柴,还记得姐姐能插秧时就剩我一个人砍柴了,而大人往往是不带像我这样小的孩子去的,所以我总是带着无比恐惧的心情无奈地独自去上山,当大人说:“这孩子胆真大,我们都不敢一个人上山”时,我真想对他们说其实我也好怕,好怕有鬼,好怕有老虎,好怕一去不复返,但我不能不去,因为爸爸妈妈比我还累比我还苦。
  还记得家里那时穷得难得买上一双鞋,当妈妈给我买双凉鞋,我即使赤着脚去上山砍柴也舍不得穿它,通常只在屋内偶尔地穿,然后把它挂在墙上,每天都如欣赏艺术品一样兴奋而怜爱地凝视一阵子,直到我读初中时,妈妈给我买双水鞋,我还高兴得在床上穿着它,竟穿着它进入梦乡。
  有一次,我看伙伴在神奇地吹泡泡糖时,实在羡慕得忍不住央求:“妈妈,给我一毛钱也买一个吧,就一个,我以后不会再要了”但等妈妈满足我时,我揣着这一毛钱在店门口徘徊了好多次,吞了无数回口水,终于还是把钱还给了妈妈:“妈妈,我觉得买一支铅笔可以用得更久一点。那种糖可能一点都不好吃。”妈妈当时竟然搂着我哭了。后来直到六年级时一个同学分给我一个泡泡糖,我才知道它的味道。
  读小学一年级时,学校从来不安排学生值日,都是由学生自愿留下来打扫教室,我便那样默默地扫了一年,当老师在讲少年毛泽东那课时说:“我们班的廖玲同学就像小毛泽东一样”。我那时觉得自己是一个很伟大的人,第一次为自己感到无比的光荣,从此我知道付出一定会有被认可的那一天。
  爸爸妈妈为了给我挣足学费,每天出去给人家干活,中午带饭,晚上八九点才回家吃饭,所以我必须一边上学一边包揽了所有的家务,由于学校离家有点远,我每天中午几乎是跑回家喂猪喂鸡,然后匆匆吃了开水拌饭,再急忙赶回学校听下午的课。晚上煮好饭菜、烧好水,一个人呆在那曾经死过好几个人的小屋子里,等爸爸妈妈回家的时光是我最难捱、最害怕的时候,但爸爸曾说我是个非常勇敢的孩子,所以我要勇敢,我也能勇敢,于是这样的生活一直维持到我六年级,然而从那以后我知道了勇敢自立。
  童年,给我的回忆总是甜美而充实的,我知道我是很贫穷,但家庭的和睦与幸福让我忽视了这种困窘,让我出脱成一个健康、快乐的女孩子。那时候我就爱上了生活,我相信童年的我是天真而快乐,勤劳而勇敢,热情而善良的。我为我的家而自豪,我为我的童年而陶醉!
  渴望上学的日子
  姐姐上学的时候,妈妈依然没空照顾我,所以就要我每天跟着姐姐去上学。那是我童年里最无聊,也是对学习最渴望的一段时间。因为老师不让我跟姐姐一块进教室,而我只能呆在教室附近的小范围空间里,没人跟我玩又不让我走远。就像一个被剥夺自由的人,被监视着,看管着,内心充满了寂寞和孤单。于是我就自己玩,比一比哪根仙人掌刺的硬度强,追寻蚂蚁部队的行踪,找垃圾堆里的宝贝几乎成了我每天的必修课。这个习惯居然保持了好久。我直到去乡里读小学六年级时,还热衷于从教室或老师办公室的垃圾堆里找别人丢弃的却还能用的笔。
  听着从教室里传来的读书声和歌唱声,尽管不知道他们读的唱的是什么,但觉得很动听很好奇,总情不自禁地想进去看看。或趴在断了框的窗台上,或倚在斑驳的门板边,出神地看着,学着,但每次老师都过来叫我离开。我觉得满腔委屈,不明白为什么别人可以进去而我不可以,觉得自己好寂寞,好可怜。曾经哭着问妈妈:“妈妈,为什么老师不让我跟姐姐一块进教室?为什么姐姐可以进去而我不可以?我也要进去听……”妈妈总是对我说,等我长到姐姐一样大时就可以进去了。于是我第一次多么热切地希望自己比姐姐大,这样我就可以进那间教室了。
  怀着快点长大的希望,跟姐姐在教室外混了一段时间,强烈的羡慕感和寂寞感又驱使我哭着恳求妈妈:“妈妈,你叫老师让我跟姐姐一起进教室,好不好?我不会乱动的,我会很听老师的话,好不好,妈妈?”妈妈说,老师是不收未到年龄的小朋友的,因为人越长大会越聪明越容易教。我便说:“妈妈,我会很聪明的,会很听话的,让我进去吧。”[中华励志网]可妈妈说教得过早会变得不聪明,就像村上的那个傻子二牛。我不知道为什么早上学的小朋友会变得傻,但我却惧怕自己真的会变得像二牛一样傻。后来每次跟姐姐一起去上课,我都觉得很难过,很难熬,想逃,离教室越远越好。于是我又恳求妈妈准许我不跟姐姐去上学,我说我会照顾好自己的,一定不会去玩水,也不会玩火,更不会乱跑:“让我跟你们一起去田里也行,要不我跟着婶婆去放牛。好不好?不要让我去跟姐姐上学了。”
  但妈妈还是不同意,她认为田地太远了,小孩子走不动,无论我怎么恳求怎么保证自己一定能自己走到田地的,他们都不同意。当时我觉得大人真是不讲理,但没办法,于是就这样在寂寞和渴望中艰难地度过了两三年。直到后来我才知道,其实最主要是因为家里没钱,因此,后来我上幼儿园也只上了一年,而我的伙伴则读了三年。
  为什么要上学
  当我终于如愿以偿地上了学后,便以为妈妈只是为了满足我才让我上学。一开始我便爱上了上学,因为上学可以不用干好多活,可以跟同学们去后山“打游击战”;可以跟伙伴们在教室后面“磨石子”(就是玩打石子游戏之前必须先把石子磨好,磨小,磨圆);可以一起讨论关于人是怎么出生的……于是当时只觉得上学好玩,有伴玩,认为天下的父母都理解孩子不甘寂寞的心,才把他们送到学校的。
  当我读一年级时,看到父亲因交不起仅十三块钱的学费,而花了几天向老师求情,恳求让我欠着学费先上课。我开始觉得上学并不是玩这么简单了:爸爸没有钱也要欠着学费让我去上学,妈妈宁可我少干点活也要让我去上学,那么上学一定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了。虽然我不明白为什么他们要付出这么大的代价让我上学,但我儿时所有的伙伴都去上学了,我也必须去上学而且必须上好学。也许就必须上学,根本没有必要讲理由,正如人来到这个世界一样,上学也是人一生理所当然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没有也不需要理由。
  妈妈说上学是为了不再像她一样,整天面朝黄土背朝天。为了走出农村,摆脱贫困;老师说上学是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了增长知识,建设家乡;那么我到底为什么要上学呢,我不知道。既然他们都叫我去上学,那我上课一定要认真听讲,严格地遵从老师的教诲了,所以一直以来成绩都很优秀。当我把第一张奖状捧回家时,爸爸高兴地把我抱起来亲吻着我,然后非常郑重地把它贴在墙壁上。后来我发现我带奖状回家时,父母无论多忙总会放下手中的活,高兴而郑重地把它贴上,尤其是爸爸疲惫时总不厌其烦地看着那漆黑墙壁上的每一张奖状。我便知道:我读好书能让父母高兴。于是我更加努力学习了,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认为我上学是为了拿奖状让父母开心。
  随着年龄的增长,也许我还是不大理解如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上学,但我深知,我读书走出去不仅仅是我一个人的事情了,我带着全家的希望,带着全族的希望,带着全村的希望!我不能忘记也不会忘记雷雨交加仍在田地里干活的疲惫;不会忘记一个人强装勇敢上山砍柴的恐惧;不会忘记夜晚在小黑屋里形影相吊的煎熬;不会忘记早上四五点起来赶去乡里上学的艰辛;不会忘记一个星期只有酸菜干的味道;不会忘记从妈妈手里接过2毛钱生活费的沉重;不会忘记七八十岁的老奶奶还得去上山砍柴的无奈。
  担着谷子的白发老人、戴着斗笠赤着脚上学的小孩、树木日益稀少的大山、泥泞不堪的“水泥路”。这里有太多的回忆,我伤感过,快乐过,心痛过,陶醉过——如果真像妈妈说的那样,读书能让我,让我们家,让我们村摆脱贫困的话,那我一定要把它念好,走出农村,不要再让父母过这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辛生活;不要再让更多已辛苦了一辈子的老人度过寂寞而疲惫的晚年。所以我就更加发奋地读书,我以为只要我考上了大学就可以解决这一切问题。
  功夫不负有心人,六年级时我终于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乡里的尖子班。从此开始了我长达近十年的住宿生活。由于离家远以及回家不方便,往往一年只回去两三次(六年级时一星期回一次)。我怎么也想不到我对家的记忆会可怜而伤感地停留在一去不复返的童年和短暂的寒暑假。一年乡中心小学,六年县一中,然后再顺利地考上厦门大学。长期的住宿生活让我变得坚忍、自立、自由。而每到一个新环境都给我一个新的思想冲击。
   哪里有什么特异功能
  初中,我便考进了县一中,我们村只有我一个人到县城读。县城离家远,我几乎一个学期才能回家一趟(因为回一趟家就要近二十块,够一个月的生活费了)。还记得爸爸送我来上学时,那时我第一次来县城,有一种“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感觉,开始哪儿都觉得新鲜,我第一次见到了牛仔裤和电话机,也是第一次亲眼见到了三层高的楼。
  注册之后,爸爸便要赶下午一点左右的车回去(我们那儿到县城只有一趟车,早晨五六点钟出发,下午一点左右回去)。当看着他转身离去的那一刻,我的眼泪忍不住掉下来,看着这个陌生的地方和陌生的脸孔,而惟一熟悉的爸爸竟要离我而去,有一种被抛弃的感觉,好像家离我越来越远,温馨和关爱远不可及。
  第二天宿舍大扫除,有同学在擦窗户,我发现她用的居然就是我的毛巾,我当时急了:毛巾被当抹布了,我用什么洗脸?不知道虚荣,不知道伪装,不知道含蓄,我径直过去:“你用的不是我挂在那边的毛巾么?”那同学不可思议地说:“啊?这是你的毛巾?!有好多个破洞,我以为是抹布呢?谁看得出是毛巾呢!”看着她那蔑视的眼神,我真想哭,为什么要从家里带条破毛巾?为什么还要有好多的破洞?为什么爸爸不帮我也买条新毛巾?为什么别人都要用新毛巾?为什么我要把我的毛巾跟她们的挂在一起对比亮相?为什么我要对她说那是我的毛巾?
  我真恨不得自己什么也没有说过,没有看见,也没有听到。宁可看到也不说,大不了一个星期不吃菜买一条新的,跟她们平起平坐。真希望有一个地缝让我躲避这一切。抑或这个世界只有我一个人也罢,也许孤独,没有快乐,但至少没人会评论你的毛巾,哪怕你的毛巾破得不成样!那种心在流泪的感觉让我第一次知道贫穷也能带来伤害,贫穷更可怕的副产品是苦涩的滋味。这是第一次,的的确确在我心里烙下了贫穷的伤疤。[www.zhlzw.com]不会忘记那同学诧异的表情,惊讶的眼神,和翻转毛巾的动作。原来因为有差距才有贫困,也许有意也许无意,但很多细节却让我心酸,让我难过,让我变得躲闪,变得怪异。我开始躲藏,开始遮掩,开始编织不同的谎言为自己解围:在蚊子疯狂的夏夜,别人问我没有蚊帐怎么能睡,我就告诉她们我从小就不怕蚊子,蚊子咬了也没感觉,殊不知我每天半夜都被蚊子咬醒;当邻床问我睡觉怎么可以没有枕头,我就说习惯了,有了枕头反而睡不着,殊不知我晚上睡觉把书和衣服叠在一起当枕头;当同学香皂用完向我借时,我告诉她我的也刚好用完,殊不知我根本没有用过香皂这东西……
  很多同学都认为我是耐寒而能吃的:中学同学为我春夏秋冬都洗冷水澡而目瞪口呆;大学同学为我一年四季都不盖棉被而惊诧不已;所有同学为我有个永远填不满的肚子而大跌眼镜。他们都惊异于我什么东西都吃得下,好像永远吃不饱。吃得多也就算了,可好像吃了很多却一点都不长肉。更奇怪的是一个瘦得只有皮包骨头的女孩哪来脂肪驱寒,既没有什么脂肪又怎么可能如此耐寒。他们甚至怀疑我有什么特异功能,更有甚者认为我会什么中国功夫,是否有深厚内功。因为按科学原理,正常人瘦成一米六只有八十斤是不可能达到这种境界的。其实他们根本不知道我其实很怕冷,也许比他们还怕;他们不知道我在家也是每日洗热水澡,冬天盖厚棉被的。他们不知道我并不耐寒,我只是为了省钱!
  也许这一切都不是很重要,能遮掩也能将就过去,别人也不会太留意这些,所以别人不会太注意你的这些弱点,至少他们不会太强调,没有对比也就不会带来伤害和负担。尽管如此,我依然小心翼翼,害怕自己的某一弱点被关注,长期强装无事还要微笑表坚强,害怕他们窥视到我内心的脆弱,害怕别人的同情让我变得勇气全无。
  有一件事无可逃避地要被不断关注,那就是冬天洗冷水澡。学校里洗一次热水澡需要2毛钱,那可是我六年级时一个星期的生活费啊,可以买两支铅笔,也可以吃一顿饭——为了省那笔钱,我便冬夏无阻地洗冷水澡。由于冬天实在太冷了,开始洗时真的连动冷水的勇气都没有。我其实是不够勇敢的,我怕冷,我从小就身体弱,不到九个月就从妈妈肚子里跑出来,几乎是那种流行什么病就得什么病的人。人又长得特别瘦,根本没有什么多余的脂肪来防寒,一到冬天容易冻得颤抖。但是为了省点钱,没办法就得咬紧牙关,勇敢点,坚忍点。但是每次洗之前还是要做好长一段时间的思想斗争,有时候触摸到冻得硬邦邦的毛巾,真想换个衣服不洗,但似乎整个世界的人冬天都在关注我这个有强“耐寒能力”的特殊人物的洗澡进程。
  整栋宿舍楼只有一排卫生间,洗冷水澡在卫生间里洗,所以冬天在那儿洗澡就特别引人注目。我本来是不喜欢夏天的,因为夏天的天气太闷热,但自从离家住校,自从我必须为省钱而洗冷水澡开始,我便希望一年四季都是夏天。因为夏天让我感到轻松,让我感到没有压力,让我洗冷水澡成为自然。在夏天当我说“我去洗个澡”时,心里甚至会有一点小小的自豪,有几份莫名的快乐,因为我终于可以名副其实地像个正常人痛快地当众说出“洗澡”二字。所以我每次冬天一来就企盼着它快点过去,好让我能“光明正大”地洗澡。
  有一年冬天特别冷,风特别大,宿舍楼外的树都冻得缩成一团立在那儿再不敢花枝招展;水龙头里的水跟冰似的,吓得很多同学连饭盒都不敢洗,手不碰水地用水随便冲一下就行了;挂在那边的毛巾都冻得硬邦邦,风吹过来也不会摆动一下;宿舍同学早读回来用热水瓶打了开水才敢洗脸,衣服则泡在桶里一个星期不敢动。我连续感冒一个多月发过两次高烧,但没舍得去抓药,一个很要好的同学看我还在用冷水洗头,便劝我别这样不爱惜自己。其实我是做了好久思想斗争才洗的,好不容易才下了这个不知动摇过多少次的决心,她的一句话,让我好感动,心里一阵悸动,不知为什么突然有一种想哭的冲动,同时心里非常非常难过,鼻子都酸了,我感觉到自己在打颤,心在流泪,但我不敢抬头看她,还怕自己看了就被她的真诚感动得流泪,而被她窥视到我内心深处的脆弱,于是我低头微笑着对她说:“呵,没关系啦,书说洗冷水澡可以增强体质呢,何况我都习惯了……”
  其实,无论我去哪里洗澡都会引人注目了,洗冷水澡则不认识的人惊叹好奇我的勇气,洗热水澡则认识的人会奇怪我为什么会洗热水澡了。而相比之下,似乎去洗冷水澡将更少人追问。更重要的是,我没有足够的余钱在这个冬天让自己奢侈地享受一个热水澡,何况洗一次热水澡也不能有把握地治好感冒。于是我还是鼓足勇气,忍住心底流淌的泪,一如既往地坚持用冷水洗澡,卫生间里人挺多,但只有我一个人是洗澡的,看着我提一大桶冷水,不断有缩着脖子、弓着身子、手插着口袋的同学如同看外星人一样打量着我说:“你真的是用冷水洗澡么?你太可怕了,简直不是人!难道你不怕冷么?!”我若无其事地微笑着回答:“不冷啊,我习惯了哦……”
  而此时我心里多希望她们别再说冷了,再说我那仅存的一丝勇气也会被泯灭,于是多想冲进浴室关上门,一个人在那里哀悼自己强装的勇敢。因为在这个小房间里,终于可以只有我一个人,也许隔壁有很多上厕所的同学,外面有很多洗衣服的姐妹,抑或他们带着怀疑和探究根底的心境在倾听我洗澡,但她们至少是看不到的,看不到我全身狂起的鸡皮疙瘩,看不到我颤抖的身子;看不到我在冷水前的迟疑,看不到我脆弱的心灵。对此我就满足了,我觉得幸福,因为我终于可以不必再隐藏自己的感觉,不必强装勇敢,不必勉强坚忍,不必心在流泪脸在笑。
   想到自己病得头重脚轻还要在大冷天雄赳赳气昂昂地用冰水洗头、洗澡,想到刚才那要好同学的话,想到早晨洗饭盒后那通红的手在寒风中隐隐地痛,想到发高烧时坐在教室里痛苦的煎熬——我突然好想好想家,好想依靠,好想安慰,好想无忧无虑的轻松,好想肆无忌惮的痛快。真希望自己是在家里:在家里,爸爸妈妈自己虽然有病但总舍不得花钱去看,然而如果我有病他们总会毫不犹疑地带我去看;在家里,可以痛痛快快洗个热水澡,舒舒服服躺在床上养病。但是现在大家都冷得不敢出宿舍,我得重感冒还要在这发抖地洗澡。真的好想好想家,好想爸爸妈妈,好想灶头前的暖和,好想洗热水澡的舒畅,好想那种温暖舒适的感觉,好想有被人照顾的幸福——我边想边蹲在水桶旁扑次扑次地掉起眼泪来。泪水陪伴着蜷缩的我滴在桶里,我压抑已久的心终于可以无所顾忌地发泄一下,顿时觉得没有压力,没有顾虑,没有积郁的痛苦,剩下不知道是麻木还是清醒的舒畅。看着那一桶凉水,看着桶里那个泪流满面的我,突然觉得很亲切,至少在它面前,我可以表现我的脆弱,像一个正常人一样表现我对它的本能的惧怕。不要伪装,不要强求,不要刻意的掩饰,才是个正常的我,一个正常的人!
  泪流完了,人也似乎麻木了,不再知道什么是寒冷,心情却意外地好起来了。想到爸爸妈妈起早贪黑地下田干活,晚上还打着电筒帮人挑烟给我赚学费。而我洗点冷水澡算什么呢?何况洗冷水澡还有利于身体健康,像我这么弱的身体才该加强锻炼,这种既省钱又健康的方式何乐而不为呢?也没有什么值得悲哀和伤感的,很多伟人都是冷水洗澡的,人家邓小平大冷天一大桶冷水从头到脚淋下还没事一样呢。“要成功就得与成功者在一起,要成功就得向成功者学习。”对,我要把自己激励成强者,别人能做到的我也可以,我要做个成功的人,要努力学习,好好报答父母,改变家人穷苦的命运,改变家乡落后的面貌,让家乡的老人不要再劳苦地过一辈子,让家乡的孩子不再因为交不起学费哀怜地站在教室外。我要从冲冷水澡开始锻炼自己的勇气,磨练自己的意志,考验自己的毅力。何况洗冷水澡也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感冒又算什么,妈妈胃病加关节炎那么严重都日复一日起早贪黑地干活。再说以前我都能洗冷水澡,挺过来了,还怕挺不过这个冬天?纯粹是心理障碍而已,有一句话是:压力像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洗冷水澡应该也是这样的,你不怕它就不会觉得冷,主要是心里要让自己认为它不冷。于是我含上一口冷水,哼着:“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像太阳……”然后把毛巾拧得很干,往身上使劲擦,再用冷水一冲便宣告完毕。其实心理障碍克服了还是挺简单的,没我们平时想得那么恐惧。虽然偶尔还是会对洗冷水澡胆怯,但是不知道是心理的进步还是习惯的形成,我坦然多了。每次那种冰凉刺骨的寒冷让混沌紊乱的思路变得格外清晰,似乎最深处的灵魂都在颤栗着。当穿上衣服让温暖的感觉慢慢地遍布全身时,有一种说不出的幸福和自豪。这样一直持续了六年,其实在没有来例假时洗冷水澡是没什么大碍的,而且练得我体质很好,本来天生体质弱的我一年下来也难得病一次了。但后遗症是月经严重失调,经常头痛。直到现在,我也没办法确定自己的经期,随便看一下书就头痛。
  那时食堂里的菜一般一份三毛钱,肉一份一元钱。也许三毛钱对很多人而言太少,但对于当时的我而言,三毛钱好贵,要知道读六年级时我一个星期的生活费也只不过才两三元钱。所以很多时候我自己买一包三毛钱的榨菜吃上三餐,但是我不愿意同学看见我是为了省钱,我害怕别人徒劳的同情,我更害怕在别人同情面前丧失斗志。于是我每天独自很早或很迟下去买了饭就带到宿舍楼,不敢把榨菜带到食堂,因为食堂太多人,太引人注目。在吃饭的时候,好像有一种做贼的感觉,警惕着周边形势,然后趁大家都去食堂吃饭时赶快就把饭吃了,再把榨菜收拾好,一方面“销赃匿迹”,另一方面怕同学见了干吃就给我吃光了(很多同学买榨菜都是当零食吃的)。但还是有一次,被一个要好的师姐看见了,她真诚地问我:“是不是每天都这样解决你的三餐?”她劝我长身体时要注意营养,榨菜吃多了没有好处,而且这样也省不了什么钱的。我真的很害怕别人对我好,一对我好我就难过得想哭,好像自己真的虐待自己一样委屈。但我还是微笑着对她讲,其实我也只是偶尔这样,还答应她会好好爱惜和照顾自己。
  后来我吃榨菜实在吃腻了,便打三两饭一份菜,把饭吃完,把菜留一半,再去打三两饭留着下一顿吃。每次我都害怕跟同学一块去吃饭,当他们邀我一块去吃饭时,我总是说:“你们先去吃吧,我想把这个看完才去。”如果半路撞上,我也会想法设法地摆脱他们。每次吃这顿饭时,看着菜却要小心翼翼地吃时是很难过的,于是想再多吃几口,祈求自己满足自己,然后安慰自己等下一餐就可以有菜吃了。当我拿着另半份菜去打饭时,打饭的阿姨就会吃惊地打量着我,然后像怕自己听错了似地问:“孩子,你是说再买三两还是一两呢?”她也许认为再多买一两还差不多,多买三两未必也太离谱了。当我确定无疑地告诉她是三两时,她不可思议地问:“孩子,你吃得下这么多吗?不要把自己撑坏了啊。”我想她一定怀疑我得甲亢了,而她怎么会想到一个只有十来岁的孩子吃冷菜冷饭只是为了省那三毛钱的菜钱。当然每天有一餐我是可以单独享受一份菜,每当吃这一餐时,我都特别地快乐而自豪,然后光明正大地想方设法主动邀请同学去食堂共进此餐,当我对他们说:“我们去吃饭吧。”我是多么的骄傲,觉得自己很幸福。当然我还喜欢帮别人带饭,因为如果她买普通菜的话,我就可以省一毛钱,(食堂一份普通菜3毛,两份则5毛);如果她买肉的话,我就可以偷偷地吃上一两块。所以同学很喜欢我,因为我总是很乐意甚至迷恋帮她们带饭,但她们不知道我的快乐。我第一次知道食堂肉的味道是从帮别人带饭开始的。至于我自己出资堂而皇之并荣耀无比地吃食堂的肉,整个初中三年有且只有一次,那次我可是经过了好几个星期的研究和斗争才狠下的决心。因为怕别的同学看到我的肉吃上一口,只好想办法自己一个人去吃饭。通往食堂的一路上我心里和心外的口水在肆无忌惮地流淌,满眼满脑都是那顿肉,内心充满了向往和期待,那天走得特别快,但还是觉得食堂很遥远。我特地买了四两饭(大部分女生都只吃二两),然后在四个卖菜口徘徊,想想曾经我也这样徘徊过无数次,但最后都打消了吃肉的念头,今天一定不能再打消了。我当时真认为自己是食堂买菜的大客户:我可是要买肉的呢!我是多么的自豪:我今天可是买肉的哦!我当时真的感觉好像那些打菜的阿姨都在祈求我过她那边去打,好像听见她们都在召唤我:过来我这边打吧,我的肉经济实惠!我大摇大摆地反复审视和对比着哪边的阿姨打菜会大方一点,其实这个工作我几天前就认真调查过,只是还不大放心,毕竟花这么大笔钱买这么昂贵的东西,当然要慎重考虑了,一定要“肉有所值”。我坚决本着书上“买贵重的东西前慎重考虑”的原则。买到肉,为了保证能独自享受,而不会“受敌侵略”(我怕认识的同学过来,吃上几口肉)。
  我还特地认真仔细地观察了一下周围的形势,选了个没有人认识的角落,在确定绝对安全时,便开始细嚼慢咽地享受那餐晚饭,我足足花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但是吃完后很难受,还拉肚子了,原来是油气太重,我的肠胃一时没有办法适应过来。尽管如此,还是觉得那肉的味道非常棒,现在仍对那顿饭回味无穷。
  虽然离家很久了,但我依然对家有一种说不清的眷恋和向往。每次回家我总觉得是一种天堂般的享受,无论吃什么菜我都觉得幸福,很多时候撑得肚子都痛了还是想吃。到了大学,有热水洗澡了,但睡觉永远是一床薄薄的被子和一张草席,漳州的冬天总能从四面八方吹来难耐的冷风,所以我睡觉时总是把自己捆在被子里,然后几乎把冬天所有的衣服都当被子盖了。这样整个晚上便一动也不能动,否则“被子”就断了,会被冻醒的。其实我没什么特异功能,只是环境把我变得这样坚韧。我很向往家,认为回家是一种享受,因为一回家,我就可以肆无忌惮地吃,肆无忌惮地睡。
   贫困生就不能有手机有电脑吗
  到了大学,电脑的普及率越来越高。像我们系,很多宿舍每人有一台电脑。还记得有一次,听到系里一同学说,某某同学有手机还说家里穷,居然还申明是贫困生。又听有人说某贫困生还打算买电脑。于是很多贫困生便不敢买电脑,不敢用手机,不敢有电子辞典,甚至不敢穿漂亮点的衣服。好像这一切都将成为他们“说谎骗钱”的证据,成为他们“人格污点”的标志。因为一旦这样做就可能招致指指点点,下一次评贫困生的时候就不会再被选上。于是很多人便惧怕被说,更怕因此而没了补助金,所以即使很需要也不敢买,不敢用。
  也许长期的住宿生活把我变得自由而无畏,我不大在乎别人的评论,我只朝着自己认定的路走,正如有位哲人说的:“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我觉得现在电脑和手机之类的东西在大学里几乎成了一种普及,很多时候它们已不仅仅代表一种财富,更是一种需要,一种学习和工作的需要。对很多人而言,这是促进自己发展的一种必需品了,正如吃饭是人维持体力的需要一样。既然是需要,为什么贫困生就不能不顾一切地为自己的发展而满足这种需要呢?我是一个学广告的人,要用电脑收集图片,处理图片,做动画,完成创意。
  我可以每天吃素,可以每天打开水上来洗澡;可以一年四季不盖棉被;可以三年不买衣服。但我不可以没有电脑,我不会因为害怕别人议论,害怕丢失补助金,害怕失去朋友而阻止我的学习,阻止我的发展!我不能因为穷,就要牺牲自己的未来,牺牲自己的发展,牺牲我担负的期望,无奈地做出穷的样子给别人看。我没有必要,我应该从长远打算,理智地做出 选择。
  我认为穷不一定就非要穿得土里土气、破破烂烂的,穷不一定就什么东西都不能有,穷不是只靠表面文章来向大家证实,来博得大家的同情。正如幸福,其中的味道只有自己才能品味,别人怎么看也只能看到表面。我可以把台灯、钱包、沐浴露、漂亮衣服、时尚鞋子当作奢侈品,但我不能把电脑当作奢侈品。奢侈品可以不要,但必需品不能没有。电脑对于我而言是必需品!是须臾不能离开的。我觉得自己也长大了,我应该懂得自己打算。与其把这有限的钱用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还不如干脆用在比较实惠的地方,用不着考虑别人的眼光,自己最清楚自己的人格了。
  买电脑时我没向家里要一分钱,都是我自己向同学借的。当我小学四年级时第一次借过一毛钱,便觉得自己欠债累累,而现在欠上几千也不会有很大负担,因为我有自信靠自己的劳动可以挣到这笔钱。接下来的日子,我自己去找兼职工作赚钱,当过店员,做过推销,搞过促销,后来加上助学金、奖学金,平时节省的钱,也把钱还得差不多了。
  是的,很多时候我们贫困生会迷失在别人的闲言碎语中,但我们需要理智,需要摆正和找回自己,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每当看到我的电脑,我就有一股说不出的感觉:心酸,亢奋,无奈,倔强。我知道自己付出的代价,我应该更努力地学习,为自己的目标,为自己的发展,我已别无选择。
  丑小鸭的泪水      
  很多人都知道厦大是个美女云集的地方,而我只是个丑小鸭。来到这个大学,确实让我大开眼界:真是美女和才女聚集的地方!时尚的发型,个性的服饰,天生的丽质,这些也就算了,她们却还一个个身怀绝技:有能歌的,有善舞的;有能说的,有会写的——这算把我彻底地比下去了,我能会什么,我能有什么,我第一次用女人的眼光把自己当作女人从上到下,从里到外地打量了一下:我不会说不会写,不会弹不会画,不会歌不会舞,学起东西来又慢得要命;我瘦得皮包骨头,小眼睛塌鼻梁大嘴巴,两排又大又歪的牙齿,加上手上从小到大多次受伤,留下大大小小惨不忍睹的伤疤。我没有钱,害怕跟同学一起去逛街,连件真正属于自己的合身衣服都难找。
  几年前,一个同学半开玩笑地说我笑起来像个僵尸。一次跟同学扳手腕儿时,她看到我的手惊恐地尖叫起来;去学跳舞时教者不耐烦地扔下一句:“蠢!”;一个老师问为什么我的衣服总是宽大无比。我觉得我自卑地只能用眼泪来表示自己还拥有作为一个女性的最敏感的灵魂。
  恨自己为什么会这般穷,如果家庭条件好些,我就可以去消除这些伤疤;可以去医院矫正这难看的牙齿;可以从小就学琴棋书画;可以不用捡别人穿剩的衣服;可以昂首挺胸地跟人逛街。如果只是穷也就罢了,为什么我还长得这么丑,先天与后天的丑一起逼进我心头,烙下永久的痛:
  如果我长得一般,我可以开心时就开口大笑;有话时就主动大方地说出来;走路时可以自然无虑地把手亮出来。也许我长得这般丑也就罢了,为什么我还这么蠢,如果我聪明灵巧一点,我就不会学了很多遍也不会让人厌恶。
  我梦想着可以写出行云流水的文章让人折服;可以想出新颖出众的创意让人羡慕。也许我不这么聪明也就罢了,为什么我还是个女的,如果我不是女的,我就可以少为自己的脸蛋难过了;可以少些逛街的忧患;可以少担心别人的眼色。
  可是没有美貌、没有过人的智慧。那一阵子我甚至觉得穷得只剩这干枯的躯壳,里面装着自卑而压抑的灵魂。我于是沉默寡言,郁郁寡欢,对谁都不热情,对什么都不再关心。我不是美女,也不是才女,自卑压抑得我喘不过气来,哭过了,恨过了,泪水浸过每一个细胞,恨不得这个世界永远只是一 场梦。
   告别脆弱的昨天
  我高中同学送别时说:“你成绩这么好,考进厦大一定会很优秀。”老师微笑地对我说:“真是个勤奋而坚强的孩子。”我离开家时,父亲灰白头发被风撕扯着,到现在我一闭上眼睛,就浮现出他驼着背渐渐远去的瘦小身影。我不是我自己一个人来上学的,我带着全家的希望,带着全族的希望,带着一个拯救家乡的雄心壮志来的!我怎么可以心安理得地花着父母的血汗钱,却自私而无能地让自己在这里浑浑噩噩地过四年!我曾经勤劳勇敢,曾经坚强乐观,曾经不顾一切,曾经勇往直前。为什么我要自私地把自己锁在个人的圈子里,我不能也不该不顾父母,不顾家乡,不顾乡亲。我曾经优秀过,我还可以优秀的;我曾经无畏过,我还可以不在乎的;我曾经开心过,我还可以开朗的。我为什么要把自己锁在女人的纤弱和美女的低俗里?我应该扬长避短,面对现实,充分地释放我的善良、热情、细腻、坚强、勤快,跟同学们坦诚交流,积极参与各种 活动。
  刚到大学时,我很自卑,觉得自己什么都不会。但是老师鼓励我,不要老盯着自己的弱点,人无完人。我放下包袱,积极地做事,慢慢地才知道自己原来可以做很多事。
  身为一个女性,我就必须直面很多东西,而不该消极地逃避。面对自己纤细敏感的神经所带来的软弱,面对很多时候很多细节的不公正,面对自己时不时涌上心头的依赖感,面对让自己迷惘的自我定位和理想追求……在这种种迷惘之中,我没有忘记老师鼓励的微笑,同学自强不息的追求,没有忘记家乡父母亲人期盼的眼神,是这一切让我在纷繁的世界中找到了自己的定位,找到了自己作为一名女性的理想和追求。
  是的,我不必埋怨而应该庆幸,我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女性解放的时代,它所给与我的,不仅仅是和男孩子一样的上学机会,还有和他们一样,作为一个平等的人的自我追求和自我实现的机会。我们不仅以女性的特殊性而存在,更应肩负着对社会贡献的责任,。
  首先,我们女大学生应该知道,在当今社会,女性已经不再是附属品也不再是装饰品,我们拥有着独立的人格、独立的尊严。女性以其自尊自爱自强的形象,生活在瞬息万变的大千世界里,我不断地告诉自己:要想在这个世界上寻找并确立自我的人格与价值,既不能靠天赐,也不能指望别人给予,必须靠自我奋斗来实现,靠自我批判来激励。
  张洁曾经这样阐述过她对女性人格的看法:“妇女自身存在的缺陷很多。必须将自己弄好了,才能要求别人尊重你,自己如不争气——愿意当花瓶和贱货,那则是无可救药。”这一段话措词不无激烈之处,但的确从另一个角度,阐述了女性自省的必要和重要。女性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那就不能不彻底改变旧有的心理结构,就不能不通过对新东西的认同、吸收和改造,进行自我调节,自我批判,自我整合,以提高女性的自我的质量,乃至重铸女性自我的灵魂。女性只有经过自我批判与自我奋斗的双重努力,方能得到社会的承认,得到自己营造的“方舟”。
  在这个层面上来说,大学为我们每个人都提供了这样一个场所:为我们在更高层面上的自我完善提供了可能性。因此,我所要做的,不单单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学习自己的专业课程,还应该对自己进行全方位的训练,健全自己的人格,完善自己的品格,自觉地意识并履行自己的历史使命、社会责任、人生义务,又清醒地知道自身的特点,并以独特的方式参与社会生活的改造,肯定和实现自己的需要和价值。确立主体意识,以期能充分发挥主体的作用,自觉地进行自我激励、自我调控和自我评价,激发主体的内在潜力,鼓励自己积极地工作,及时地调整自己的活动,以便取得最佳效益,并通过正确的自我评价,有效地发挥主体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向那个懦弱依赖、过分敏感的昨天告别。
  其次,我也明白我有女性特有的纤细敏感的心灵,我要充分利用这点,热情而富于同情心,充满母性的包容和宽广,告别冷漠,用女性与生俱来的善于爱和善于被爱的性格,软化这个社会刚硬的线条,为其注入难能可贵的爱的因素。不会忘记父母的爱情,不会忘记那个贫穷却充满爱和快乐的童年。曾经迷恋于母亲的温柔,曾经感动于母爱的深沉,曾经沉醉于母性的热情。是的,不论人类文明发展到多么高明的程度,不论一个人在社会中成功还是失败,母亲,是我们永恒的开端和永恒的归属。而我要庆幸自己是一名女性,我要有一份博大而宽广的胸怀去容纳所有的对与错,有一份似水的柔情去弥补所有的创伤,应该温柔,更应该坚强,要充满了自我牺牲与乐于奉献的精神,用爱去弥补周围人的伤口。
  现在,我可以自豪地说,虽然我还不是很优秀,但我乐观开朗,坚强勤奋,更重要的是我已告别脆弱的昨天。      
  快乐前行      
  当我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对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充满了憧憬。高考时的千钧压力,曾经的十年寒窗苦读,那些泪洒课堂的沉默光阴,都在我手捧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得到了回报,心情是无比的轻松和惬意。我想:大学——人生另一个阶段的开始,也许也正是我人生的真正开始。
  一位外国总理在清华大学访问时说过这样一句话:“大学,是创造未来的地方。”一句话让我掂量出了大学四年的份量。我想:在大学,学习知识仅仅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就是规划人生、奠基人生。当我们进校时,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但是当我们走出了大学校门,却有着千差万别的人生状态。有人意气风发,成了社会的中流砥柱,弄潮击水,自在前行;而有人则庸庸碌碌,浑浑噩噩,不知生活意义何在。有人仍在为五斗米苦苦挣扎,而有人则大展宏图。我想,这差别最重要的形成期也就是在大学。当我们为自己的人生选定了轨道,就真的可以上路了。
  人生是什么?曾经怀疑自己脆弱的灵魂是否可以承受生活的重荷;曾经忧虑自己稚嫩的双肩是否能够担负乡亲们的希望。站在人生的岔路口,想着自己在闽西偏僻山沟里的贫困家乡,望着那扑朔迷离,若隐若现的未来,我迷惘了。闲时喜欢去操场跑步,而且一跑就是四五圈,每次顶着风跑完,心里都有一种征服的喜悦感。有一天,在操场跑步的时候,忽然想到:绕操场跑步的过程中,每一圈的终点都可以算是一个小目标,每跑完一圈心中都喜悦异常,靠着这股喜悦的激励,我才有精力和勇气继续前行,挑战下一个终点。
  人生可能也就是这样一个不断实现自我价值,并不断超越自己的过程。而我们无须定一个多么宏伟的大目标,逼自己一次性完成,相反,把人生分成若干个阶段,在每一个阶段设定一个小目标,按部就班地完成,不急不躁,这样就更能举重若轻。等到我们完成最后一个小目标时,也许就会惊喜地发现,我们已经达到了当初设定的以为遥不可及的宏大目标。
  明白了这些之后,我一下子觉得大学生活豁然开朗起来。大一刚进校时的彷徨已经日渐消失了,我根本无须急功近利,也无须好高骛远,只要自己努力,一步一步脚踏实地按部就班地走,就能走到终点。而在这个过程当中的从大学到社会的过渡,相信也就是其中一个小目标涵盖的内容。也许不知不觉中,我们就已经成为了社会人,不知不觉走过了这一路征程。记得冰心说:“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这爱情,这友情,再加上一份亲情,便一定可以使你的生命之树翠绿茂盛,无论是在阳光下,还是风雨里,都可以闪耀出一种读之即在的光荣了。体验了亲情的深度,领略了友情的广度,拥有了爱情的纯度,这样的人生,才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人生。”
  这又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诠释人生了。人生中许多因素都是不可或缺的,就好像前面说到的亲情友情爱情,这些因素组合起来,才能构建一个完美的人生。我想,这也涉及到我们应该注意的另一个方面,就是心理因素。人生最重要的就是看你用一种什么样的心态来看待它。一个人一生遇到的事很多,会快乐,会难过,会高兴,会失望。人们总是在得到与失去中徘徊。但是只要你用一种珍惜的目光来看待,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你的人生就会别样精彩。也许会有遗憾,会后悔,会有烦恼和忧愁,但是那都是人生的一部分。有句话是这么说的:“没有遗憾的人生是不完美的。”[www.zhlzw.com]所以不必去苦苦询问自己失去了什么,也不必苦苦苛求自己得到了什么。让自己轻松点,放开一点,用乐观的心态面对遇到的事,让自己开开心心地做每一件事,热情地对每一个人。其实根本不用让自己背那么多包袱,也不用去想自己到底得到或失去了什么。不要频频回头去看些什么,沉迷留恋与回顾于事无补,让自己轻松点,不要被什么牵绊住。勇敢地往前走,一定会找到自己的。
  我的生活是拮据的,我的物质是贫穷的,但我知道,在这个属于我的世界里,贫穷两个字已被彻底地删除了。
  (前行 整理)
游客